中国传媒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29浏览次数:35


中国传媒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
1.本规划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未来1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同仁的意见,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立足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之上而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学校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后的起始规划。
2.中国传媒大学未来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这所大学的内涵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共同特征:有若干学科或学科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国内外知名的学者群;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产生出对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具有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二是必须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继续保持并提升我校传媒领域学科综合的优势,形成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以培养传媒界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主体,以面向传媒业的高新技术研发、理论应用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为科研重点,成为国家传媒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
3.为实现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宏伟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具体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步,“十一五”期间是夯实基础、强根固本阶段。在稳定规模基础上,着力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加强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继续保持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的国内领先水平,并力争有新的学科或学科方向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第二步,“十二五”期间是彰显优势、重点提升阶段。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着力解决上水平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在保持一批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一流水平的基础上,力争有若干学科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确保在国内传媒高教领域的引领地位。
第三步,“十三五”期间是全面推进、整体跃升阶段。到2020年或稍后一段时间,学校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有若干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主要办学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基本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
“十一五”规划正是学校实现整体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做好“十一五”规划,并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4.“十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从学科相对单一、以本科教学为主的行业院校,发展成为多学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完整的国家“211工程”大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
??2000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由国家广电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1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签署共建北京广播学院协议,巩固了学校与广电行业的密切联系,保持了办学的行业资源优势,拓展了经费支持渠道。
??2001年8月,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为学校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搭建了平台。
??2002年初,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实力显著增强,在校学生逾万人。
?? 2004年8月,在50周年校庆之际,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进一步拓展了学校事业发展空间。
回顾过去的五年:
??学科建设跨越发展。“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5个学科全部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以4个学科群建设为重点,“211”工程建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在科研规模、质量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横向科研快速增长,科研经费是“九五”科研经费的15倍。
??事业规模快速增长。学校紧紧抓住高校“扩招”的历史机遇,创造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突破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居北京高校前列。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先后实施“351工程”和“382工程”,通过内培外引,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水平和办学能力提高。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合作,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并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并入,回购中蓝和梆子井大学生公寓,校园面积由19.6万平方米增至46.4万平方米,是原校园面积的2.4倍。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5.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继续发扬光大:第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扬不断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学校发展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体现着学校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第二,必须坚持“植根广播电视系统,依托传媒界,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主要表现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紧紧围绕我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事业发展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建设学科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急需人才,学生从行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确立选题,获取项目和前沿理念的启迪;在社会服务方面,广播电视及传媒事业与我校形成牢不可分、共存共荣的紧密关系,我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集中体现在为广电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广播电视及传媒事业为中国传媒大学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三,必须坚持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发展,坚持“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的学科发展理念;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实行民主办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6. 现代传媒正在并将持续、普遍、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的环境,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传媒产业更是朝阳产业,其中广播影视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达到1089亿元)。从技术变革的角度看,广播影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现有媒体的数字化转换和新媒体开发,是今后传媒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技术变革的带动下,随着三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大众传媒将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为准确的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媒介内容,将是未来传媒业的竞争重点。
依托大众传媒发展文化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文化以产业的形态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各国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提出文化产业战略,即“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拉开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帷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扶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现首都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到“十一五”末,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摆在了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居于教育系统的顶端,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知识、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高科技知识服务的重任。经过连续多年的“扩招”后,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显出来,高等教育面临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外延扩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围绕内涵发展,高等学校要明确自身定位,办出特色;要在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上苦练内功;要改革与现代大学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符合现代大学组织特点和功能的先进制度。今年国家正式启动“质量工程”,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国家将继续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
高等学校之间以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传媒类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众多国内外知名院校涉足传媒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版图悄然变化。特别是一些知名综合性院校在传媒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发展步伐加快,不仅专业教学水平提高迅速,而且还先后设立了许多传媒研究机构,具备了一定的前沿研究实力,形成了与我校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态势。目前我校“一枝独秀”的领先地位已经受到动摇。仅以新闻传播学为例,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2005年专业点已达661个,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11个。
为此,我们必须适应广播影视业、传媒业和文化产业变革的趋势,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制定富有远见、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战略。我们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紧紧抓住“211工程”二期建设和“质量工程”的契机,围绕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提升办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在战略机遇与矛盾突显并存的关键时期,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家传媒事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站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变革和传媒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未雨绸缪,潜心规划学校的发展。
7. 十几年来,学校很好地把握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走势,抓住机遇,顺应节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跃上崭新的台阶,得以在高起点上深化调整、巩固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对比国内外同类院校,学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我国传播业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人才、科研、智力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空间,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传播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至今天的必然结果,并成为渗透在社会各个行业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我校一直坚持为传播领域培养骨干人才,这已凝练成为学校最主要的办学特色。
??学校多年来面向传媒业开放办学,与传媒业界特别是广播电视业界保持鱼水相依的紧密联系。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以后,仍由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实施两期共建,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重要领导是我校的名誉董事长。在近百家董事单位中,绝大多数为传媒界企事业单位,董事会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他们为学校工作提供了多方面支持。学校的各个部门、师资与管理队伍都与传媒业界保持密切往来,保持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业界运行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学校基本建立了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组织和学科架构。学校多年来在没有国内外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根据传媒业发展需要,首创了一批专业,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形成了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骨干,围绕传媒领域,文、工、管、法、经、理、教的多学科发展格局。
??五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公认的品牌效应,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五十年校庆,学校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标志着从“广播影视教育”扩展到“传媒教育”,实现了从行业性专业学院向传媒领域多学科大学的重大转变,更是国家对我校五十年励精图治、贡献社会的高度认可。新的品牌将会吸纳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8.学校在以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若干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历史基础薄弱与现实快速发展形成办学上的局促和紧张。历史上我校是单科行业性院校,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是却不足以支撑现代传媒业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我校已初步建立起适应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但是内涵的充实提高任重道远。
??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不够;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较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学术力量较为分散,存在部门本位主义现象,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科研整体实力有待加强,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学风、教风和校风方面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财务、资产、后勤、产业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强,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社会服务能力较弱,经费来源渠道较窄,办学条件不足与规模扩大的矛盾还较突出。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还不够。党员干部队伍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有待加强;责任感、执行力、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学校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战略重点和具体发展目标
9.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未来总体发展目标,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式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0.为了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传媒大学的基本定位是: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文、工、管、经、法、理、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广播影视行业,为传媒、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服务,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1.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因此,全校上下必须围绕总体目标,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投入的方向。未来的战略重点是:
第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为目标,按照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的不同,建立有区别和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开阔眼界,夯实基础,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倡导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质量;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力争校风、教风和学风有较大的改变,从而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二,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具有世界知名的特色学科是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按照“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思路,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理顺学科关系和院系设置,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对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要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其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和先进水平;通过学科群建设,带动文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其在某些学科领域或方向上形成优势和特色。
第三,提升整体教师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和高质量的科研。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继续实施人才工程,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的工作,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建立有效机制,激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扩大科研规模,增强科研实力,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倡导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培养,产出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第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制度前提。初步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作用,强化各级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探索教授会制度,增强学术权力,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实现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由学校集中管理向校院两级管理转变;明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树立行政为学术服务的理念、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12.围绕上述战略重点,要完成以下具体发展目标:
(1)事业规模: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9,8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达到4,200人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3,350人,博士研究生850人。成人函授、夜大和网络大学的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2,000人左右。
(2)教学工作:本科生教育工作要力争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达到优秀标准。实施“质量工程”,争取建设10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努力出版40种国家级规划教材;力争2-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得7-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争取有2-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4-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力争1-2个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争取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争取建设1个数字化课程资源学习中心。力争1-3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3)科研工作:科研经费到帐总量达到1.1-1.5亿元;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7-39项,省部级项目110项左右;各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左右,CSSCI检索论文年均200篇以上,SCI、EI检索论文年均20篇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中心争取实现“零”的突破;力争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基地3-4个。
(4)学科建设:重点培育传播学为其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创造条件。努力增设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争取在中国语言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领域争取获得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点5个,力争在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门类,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学位建设中取得新的突破。积极创办、申报1-3个符合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学位点。
(5)教师队伍:继续推进“382工程”,到2010年培养和造就3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8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和2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选派80人到国际一流大学进修,选派120人到国内著名大学进修。努力使专任教师总量达到1,200人,生师比达到15.6: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左右,到2010年力争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30%以上(文法、理工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应达到4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90%以上,其中校外完成硕士、博士教育或在校外完成其它学科学历教育(学位)的教师达到70%以上。
(6)国际交流:实施3-5个学历教育性质的诸如3+1、2+2中外合作项目;举办若干次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建立8?12个培训和研究基地,进行国际性课题研究;扩大合作区域和领域,力争新增50所左右境外院校或研究机构签署实质性交流合作协议;努力使留学生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生总人数的5%左右(1,000人),其中30%为攻读学位生。
(7)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完成“十一五”建设项目;争取条件,扩大校园面积,提高生均校园用地面积。

五、具体措施
(一) 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13.稳定本科生规模,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保持现有本科专业总数基本稳定,慎重发展新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条件,积极申办MBA专业学位点,适当增加研究生学位学科点。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建立淘汰机制;按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建立有区别和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达到优级标准。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符合我校不同学科特点的多元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公共基础课平台建设;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高年级分专业方向的培养办法;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破狭隘的学科壁垒,加强院系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公共教学平台,逐步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加大教学投入,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学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加强师德和学风建设的制度,形成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师德和学风建设环境。
15.巩固学科建设成果,充实研究生教育内涵。按照“保证质量、注重创新”的研究生培养原则,巩固学位学科点建设成果,进一步整合集成学术资源,提高研究生质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扩大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建立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深化研究生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学制和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加强招生、课程体系、学位论文研究、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管理,实行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在导师的科研活动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确保培养质量。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合作,推出适应校情的多元化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使研究生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精心准备,严格把关,争取博士学位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行列,给获奖的博士生和导师团队以重奖。
16.加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力度。依托优势学科,进一步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形成若干在国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优势专业。积极申报北京市、国家级建设项目。改变重申报轻建设的做法,提高前瞻性与预测性,变被动申报为主动建设。启动品牌专业、优质学科(群)精品课程建设,争取获得一批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并有更多项目获国家成果奖。
17. 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远程与继续教育。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式、网络化的远程与继续教育体系。适应媒体、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18.鼓励学生成人、成才,追求卓越。学校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好招生、就业两个关口。

(二) 以“211工程”建设为抓手,建设高水平重点学科,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增强学科整体实力
19.学科建设贵在建设,重在整合。坚持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谋划学科建设。做好“十一五”“211工程”建设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汇聚人才,改善条件,探索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按照“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理顺学科关系和院系设置,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以优势学科为龙头,以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处理好特色学科和基础学科,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使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并在学科交叉和渗透中促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脱颖而出。对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要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其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特别要重点扶持广告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21.建设好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好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教育部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的研究基地,形成有利于人才汇聚、协同攻关、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开放体系,争取承担大项目,取得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建设我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新媒体创新平台,使其成为国家、行业和首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22.建立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学科内部管理,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估,加强学科建设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3.高水平的学科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来抓。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的工作,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立足培养,重点引进。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优秀人才更多地进入国家高层次拔尖人才计划。
24.采取多种形式吸纳优秀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设立特聘教授岗位,聘请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工作条件和经费方面给予重点资助。公开招聘社会优秀人才,注意吸纳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科研机构和业界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做好接收优秀毕业生的工作,重点接收教育部直属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接收硕士生;严格控制本校毕业生留校比例,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产业集团的合作,通过科研协作、联合办学、返聘高级专家、聘任兼职教授等多种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25.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实施“382工程”(二期)、逐步实施“骨干教师进修项目”、“优秀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教学名师项目”、“青年教师基层锻炼项目”,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加强基础学科、保证重点学科、有针对性地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方针,增加投入,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师资结构,建立稳定精干的专任教师队伍。造就若干学术大师和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构建创新人才高地,支持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的跨院系、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实行课程首席教授和主讲教师制度,以充分发挥现有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对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设立教学名师奖、科研突出贡献奖、管理育人奖等奖项。为了保持传媒的特色,有组织地鼓励青年教师在媒体及相关专业公司锻炼实习,使其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尽快地成长。
26.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核定教师编制,实行编制动态包干;大幅压缩非教学人员的编制,使教学科研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事业编制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教育部规定的70%的要求。改革教师任用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实施全员聘任与协议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资源共享与人员流动、淘汰办法,建立健全学术公示和考核制度,实行校内下岗和高职低聘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评审聘任制度,克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原则。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基础研究科研津贴等符合高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制度。
27.改善教师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大力改善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营造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和环境。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属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关系学校发展大计的重大决策和事项,都要反复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努力创造条件,解除教学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后勤与产业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各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增强为教师服务意识,改善教师和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使优秀人才热爱中传、情系中传、献身中传。
28.重视发挥离退休教师队伍的作用。在做好在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高职离退休教师的专业特长,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四) 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学术水平,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29.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一所大学社会贡献率的重要标志因素。要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科研是教师教学的基础,要重视教学研究,没有科研作为基础的教学是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
30.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制定符合校情的科研规划,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科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教师的科研时间和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扩大科研规模,增强科研实力,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31. 对接国家和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科研课题要以学术前沿、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和发展战略为导向,紧紧围绕国家和北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以及广播影视数字化体系建设等重大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为重点,抓住2008年奥运会契机,充分发挥我校在传媒领域的学科综合优势,采取多学科协同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争拿大课题、大项目。
32. 产出标志性成果。在稳步提高科研成果数量的同时,要把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科研特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其作用,选择社会急需、有超前性、可发挥特殊效能的研究方向,整合校内资源,集中攻关,实行特殊政策,产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在政府决策咨询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3.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支持,探索新的机制,建设我校科技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影视、动画片的制作能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节目制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格局,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建立广播影视信息资源中心。争取国家支持,整合校内外资源,收集整理广播影视历史和现实信息,并使之数字化、实体化。通过若干年努力,使我校成为广播影视信息集散中心。
(五) 深入开展对外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式办学,多形式吸纳办学资源
35.高水平的大学不仅要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频度,而且还需要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深度,更需要学校国际化的管理水准和开放的心态。要树立全方位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学校整体对外合作协调机制,搭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和网络,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拓宽对外合作渠道,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
36.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识、国际水准的人才为目标,稳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交流的重心下移,以学院(研究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聚焦学术前沿,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着力提升各学科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37.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选择并引进部分优质课程或教材。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鼓励每个学院与世界著名大学的相关学院在联合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派遣学生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学习研究。积极举办、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加大奖励和资助力度,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学术组织,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8.拓展海外教育市场。积极在发达国家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汉语推广计划,在国外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或孔子学院。积极发展对外教育援助项目,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援外教育培训。
39.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在合作院校之间更广泛地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整合教师资源,充实用英语进行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扩大双语教学,开设一系列英语授课课程,吸引优秀留学生生源,提高留学生的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
40.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要继续坚持“植根广播电视系统、依托传媒界、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逐步加大开放力度,使办学与我国传媒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与董事会单位和社会各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董事会在支持办学方面的纽带、桥梁和支撑作用,规范董事会运作,积极探索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有效机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要在传媒领域主动地承担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科研工作,进行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和高层次的培训服务等,从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声誉,最终获得更加充分的办学支持。
41.做好校友工作。建立学校校友会组织,各学院设置分管校友工作人员,学校建立校友信息资源库,设立校友工作网站,出版校友通讯杂志。在国内外各地建立校友联络机构,形成校友工作网络,服务校友。做好校友返校接待、捐赠、与母校开展业务合作等活动,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提供有效的支撑。
42.发挥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利用学校教育基金会得到批准的有利时机,健全教育基金会的管理制度,配备具有开拓精神和廉洁守法的运作班子,逐步扩大教育基金会的规模,合法、安全、有效地运作和使用基金,使之成为学校向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迈进的坚强支撑。
(六) 建立与高水平传媒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43.树立新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校上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依靠教师、尊重教师、服务教师”的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依法治校意识。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建立办学效益考核机制,严格实行预算管理,注重办学成本,合理配置并整合有效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从理念上、制度上保障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
44.构建符合校情的管理制度。依据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制订《中国传媒大学章程》,使之成为彰显我校办学理念和特色,规范校内各种关系,明晰领导体制、治理结构、管理模式,规定师生员工权利和义务的校内基本法,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要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发挥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的决策咨询作用。确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理顺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关系,逐步扩大学院自主管理权限,发挥学院办学的主体作用。强化各级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探索在学院建立教授会制度,实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保障学术权力的有效运行。
45.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模核定人员总数,优化各类人员结构。严格定编定岗,完善岗位责任制度,逐步推行全员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人事代理制度。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建立分类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岗位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按岗位责任、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确定岗位绩效工资和津贴。
46.建立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管理运行机制。资源紧缺与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是学校面临的矛盾之一。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树立人人都要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理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同时,强化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深化预算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正确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改革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健全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安全高效地使用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服务功能,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资产使用的效益评估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控制运行成本,提高校园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
(七) 努力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
47.修订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快实施校园建设规划步伐。完成新图书馆大楼、中蓝二期学生公寓、教学大楼(B座)、变电站等重点基建工程,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完工期限和投资规模。完成定福庄二小的置换搬迁工作。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协调校内功能分区。积极探索校内住宅向校外置换的可行性,使原有两个校园的格局逐渐成为完整统一、规划有序的校园整体,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方便实用、又具备环境育人的功效。
48.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展办学空间。重点解决校园土地面积不足的问题。采取新的机制和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完成科技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建设。
49.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校园网(包括学校、学院)的英文版建设,加强校园新闻和信息的英语发布能力;加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购置力度,不断满足师生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建立传媒教育图书文献信息体系,提高数字图书资源的服务能力。以网络为基础,构建仪器设备、图书文献、实验室与教室、精品课程等办学资源的共享体系。全面统筹学校信息化和信息平台建设,完成新一期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初步建成门户统一、技术先进的数字化校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八)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50.培育“中传精神”。要将探索真理、创造知识、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作为大学永恒的追求,将科学、民主、正义,创新、开放、包容作为大学内在的品质。“北广精神”是我校多年来形成的办学传统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在今后仍然应当继续弘扬“北广精神”,使之发扬光大,进而培育“中传精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学校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创设精神基础。
5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增强校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管理、考核及监督机制,真正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52.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体党员中不断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保持党的机体的纯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力求贴近大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锻炼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健全机制及时排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实施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
54.完善学校安全机制。加强学校安全稳定保障措施和安全稳定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危机管理能力。认真听取并及时处理广大师生员工最为关心、最为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校园内的安全与稳定。
55.调动各方面因素。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会、共青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建设。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关心离退休干部和教职工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