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文化传媒业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传媒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学校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在 “三步走”战略??“夯实基础、强根固本”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顺利完成了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优异成绩,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高层次人才工作有所进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零”的突破;科研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步伐加快,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党建达标验收获得优秀;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完善内部绩效管理,教职工待遇有所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逐步提升,学校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各种战略机遇,实施“二次创业”,开创新局面,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在国家战略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文化事业和传媒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一方面,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综合性大学通过资源整合介入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呈现出整体优势,并很快抢占制高点,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国际国内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促使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从文化领域来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学校办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推进学校“二次创业”、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距离“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文化传媒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学校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在传媒产业中发挥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凸显;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有待建立;学校新发展与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办学效益亟待提高;关系师生员工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有待加强。
第二章 总体战略与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内外文化传媒业的新变化,顺应学生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教职工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师生为本,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水平为核心,实施“二次创业”,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目标
(一)“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和学校“三步走”战略,“十二五”是“彰显优势、重点提升”的阶段。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着力解决上水平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在保持一批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一流水平的基础上,力争有若干学科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确保学校在国内传媒高教领域的引领地位。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文、工、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传媒、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重点
质量提升战略。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道路不动摇。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强调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师资力量为保障、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形成学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现代化管理战略。实施现代化管理战略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重点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三个层面的关系。我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集中与民主的关系。提升现代化重在提升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管理水平。学校的办学、管理等重大决策和行动要遵循大学教育规律,科学论证、慎重决策、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学校办学要更加程序化、精细化;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和管理要多吸收利益相关者参加,使之更符合民意和科学。
产业发展战略。学校要适应文化传媒业变革的多样性需求,校内科研单位和广大教师,尤其是专家学者要贴近行业需求,加强与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与文化传媒业政策、领域和重点需求相对接,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优势科研成果的转化,重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大学对业界的引领作用,努力使学校成为: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思想源、国际合作源。切实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力度,使之成为学校二次创业的强劲动力。
国际化办学战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效性,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教师、学生和办学条件的国际化程度。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水平。
三、工作方针:师生为本、内涵发展、改革创新、提升水平
师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在全校树立“一致谋发展、一心求质量、一切为学生”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问题。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永恒主题。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从注重数量发展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坚持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强化“理论、实践、管理”三个着力点,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结构,积极转变办学模式,坚持科研规模和质量并重,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内涵提升。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凸显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新问题。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注重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创造性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升水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综合实力和水平的较量,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任务。要凝聚人心和智慧,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凝练“中传精神”,强化“面向国际”、“面向终身”、“面向传媒应对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扩大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发展任务与举措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突出四大战略重点,努力完成九大发展任务,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一、发展任务
(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稳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9,8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提升到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200人,博士研究生800人。逐步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与规模,实现博士研究生逐年有所增加,全日制硕士生总规模基本稳定,逐步扩大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到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总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在校留学生教育规模逐年递增,到2015年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力争达到10%,其中,学历生比例逐年增加。
2.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全校上下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明显提高专业满意度、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重视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三转移”??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实现“三选择”??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导师。制订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尝试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在主流媒体就业的比例。
3. 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在专业设置、招生、师资和学分制等方面加快探索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办若干复合型本科专业;启动辅修/双学位培养机制,建立一年制辅修专业与辅修/双学位专业的稳定体系;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等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与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平台、基地和科技园区。
4.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力争新增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新增1-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整合学校资源,打破学院界限,合力打造学科专业。进一步完善全校通识教育大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探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施以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发挥兼职导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5.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评价、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增强管理的育人功能。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构建学校和院系领导、同行专家和学生等多主体参与、强调“教”与“学”的质量相统一、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监测系统和制度,突出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的考核、监测和统计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在做好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评估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力度,逐步开展课程评估,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优化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建设好“学校教学评价专家库”,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顺畅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机制,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分级分类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评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工作。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从招生、质量评价和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质量保障和改革创新。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招生。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把行业需求作为优化和评价培养过程的重要因素,探索“定单式”培养的途径。
6.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进一步整合学校优质资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努力打造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坚定价值立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植根本土”思维、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探索国家主流媒体单位参与招生复试选拔工作。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加大实用型外语教育教学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校外导师库和双班主任制。加大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国际传播事业输送高端人才。
7.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定成人函授、夜大、自考和网络大学的本专科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并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管理,积极争取政府和行业等方面的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在传媒、动漫、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为营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搭建“立交桥”,推进培训产业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1.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
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生态体系。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重新规划布局学位点,整合自主增列的二级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形成多样、互补的学科体系。
2.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以“211工程”为抓手,按照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的优先顺序,推进重点学科建设。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层次、有计划地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投入,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北京市重点学科为主体、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梯次完备、后续实力强劲的重点学科发展格局,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要争创世界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力争特色领域的领先水平,综合实力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争取数字媒体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力争新增5-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12-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1-2个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专业硕士学位点。
3. 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积极发展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所需要的基础学科,按照“基础学科入主流”的建设思路,加大相关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实现与优势学科的联动发展、与应用学科的相互渗透,在逐步进入本学科主流的同时,力争在某些方向上形成特色优势,以提升学校学科的整体实力。
4. 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加快发展动画学、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等新兴交叉学科,加强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平台建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调整,寻求在学科之间创建新的学科分支,大力扶持、培育和发展一批处于学科前沿或解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交叉、新兴学科。促进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尽快形成新的生长点,开创学科发展的新天地。
5.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施分类建设和管理,按照优势与特色学科、传统与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分类规划,建立学校统筹管理、学院组织实施和学科团队落实管理的三层管理机制,实施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模式。健全学科评估体系,重在考核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业绩。特别要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落实相关负责人的权责,以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管理考核力度。
(三)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的实力
1. 扩大科研规模与提升科研质量并重
实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上要寻求更大的增长。到“十二五”末,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力争突破2亿元。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260项。SSCI、CSSCI检索论文数量年均280篇, SCI、EI检索论文年均120篇。力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力争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2个;力争新增省部级研究基地1-2个。
2. 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
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和传媒业发展的重大前沿命题,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加强传媒领域新兴产业的研究。设立“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研究成果奖”,加快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占领理论制高点,多出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促进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全员科研意识,进一步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科研政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修订和完善一批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文件,充分发挥科研政策的激励作用。努力形成统筹兼顾、平衡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4. 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推进科研人才培育工作,切实加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长制度,实施“优秀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到“十二五”末,以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为主干,打造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整合各类科研人才,放大人才效应。依据学科分布特点,建立校级科研基地与各学院加强合作的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教师和课题组之间协同合作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积极探索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群体。
5. 提升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等优质国际科研资源,在发达国家建立5-10个境外培训和研究基地,开展4-5项国际性课题研究项目。以“引智111”平台获准立项为契机,引进、汇聚更多海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组建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举办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开展高层次、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能力
1. 实施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校合作计划
加强同国家部委、各级广电传媒机构的联系,调动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与部委、传媒机构的需求对接。争取教育部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和北京市共建中国传媒大学,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赢得政策和经费等资源支持。建立校院两级联系部委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寻找合作方向,落实合作内容,形成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联盟。每年发展两家省部级战略合作伙伴、三家地市级战略合作伙伴,每年开展五至十次公共决策咨询,以学校优势资源服务于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赢得国家和社会的更大支持。
2. 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能力提升工作
制定学校“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整套产学研转化的科学流程和体系,实现学校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重点办好高井创意园、通州科技园和苏州研究院。发挥产学研的协同效应,着力在文化创意和新媒体两个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创意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推广和产业开发提供造血功能。争取行业和地方的支持,探索新的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影视、动画等的制作能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节目制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格局。
3. 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搭建业界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已有的百余家教学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基地,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牵线搭桥,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工作搭建平台。
4. 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的作用
实施学校董事会改组与再运行计划。明确董事会的职能与定位,发挥董事会在学校决策、咨询和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力争董事单位对学校项目合作资金及捐赠资金有较大增长。建立董事会基金与教育基金的对接,充分发挥教育基金的职能。实施校友凝聚计划。在校友聚集的国内外地区建立校友组织,每年成立5个校友分会,建立校友网络工作平台,形成校友会工作的常态化机制,落实各校友会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建立校友回馈母校、参与母校建设的互动渠道,使校友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
5. 提升社会服务的品牌建设能力
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做好社会服务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既有成果的推广利用和转化水平,维护和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品牌。加强社会服务的人才队伍培养,注重人员梯队建设,动员、组织教职员工参与社会服务,建立校、院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衔接、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梯队,以基本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后勤队伍重在调整结构;行政管理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重在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任教师总数应达到120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0%以上(文法和理工类教师应达到60%,45岁以下教师70%以上应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在学缘结构上,校外完成硕士、博士教育或在校外完成其它学科学历教育的教师达到70%以上。
2.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并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重在激励的人才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格岗位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选拔优秀的原则。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在教师晋职中的比重,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建立既有统一规范管理,又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健全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工资,适当调整现有工资结构和水平。
3. 加强师德建设
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鼓励教师潜心于严谨治学和教书育人,帮助教师克服名利至上、学术浮躁的风气。不断完善教师参加业界实践和社会公益工作的量质结合的考核体系,将师德作为岗位聘任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坚决查处品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4.实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努力占领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制高点,继续引进和培养45人左右。其中,在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在第二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3-6人;在第三层次高层人才引进和培养达到20人左右。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总数有较大提升。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5-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
5.强化青年教师培养
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抓好学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启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加强与业界合作互动,继续实施和推进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项目。建立校院两级培养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年度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和科研团队,学校从经费上保障计划的落实和对优秀团队的奖励。
6.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提高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任教师比例。加大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外语硬性培训力度,逐步列入年度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每年招聘在国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当年招聘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0%以上;短期或长期从事教学或研究的外籍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10%。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与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等专项项目,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对口专业教师出国研修。每年选派10名教师到国外大学做一年左右的访问学者,加强对教师返校后访问学习成果的检查力度,扩大访学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六)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
1.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和领域。以“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为平台,与8-10所国际传媒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项目。每年举办1-2次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会议,加强孔子学院建设,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重点做好实质推进、实效检验和实惠索求,努力实现国际化办学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建立国际交流激励机制,调动院系和教师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发挥教授和学者的作用,进一步开拓与世界一流高校相关领域学者的合作。逐步扩大和提升学校科研成果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构架科学合理的国际交流网络,统筹协调国际交流的各方力量,促进信息交流的国际化。
2. 促进教师和学生流动的国际化
巩固已有国际交流品牌项目,拓展新的合作途径。建立国际交流资助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的力度;鼓励院系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参与科研,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去国外高水平大学讲学和从事学术研究。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重点扩大来自欧美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开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力争学生出国(境)交流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5%,比2010年翻一番。建立国际交换生项目激励机制,确保国际生交换项目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资源优势,提供资金支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促进学校师生的国际化流动。
3. 构建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从学校若干特色优势学科中选出一到两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集中精力建设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建成若干具有传媒特色的国际专业和国际课程班。充分利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国际教授工作室”、“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和“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等优质教学资源,系统推进学校国际化优质课程常态化共建,加强同国际传播业界的交流,提升“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影响力,加强全英文专业授课的国际硕士课程建设。
4.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充分利用国际优质传媒教育资源,以2010年国家恢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为契机,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积极组织申报1-2个学历教育性质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高校共同开设课程和开展职业培训项目,通过境外办学与培训,为教师创造获取境外教育经历的条件,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准
1.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遵循大学教育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师生为主体设计和规范现代大学制度。依法制定《中国传媒大学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传媒大学校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明晰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理顺党委为核心的政治领导权力与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权力的关系、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管理权力的关系、行政管理权力与民主管理权力的关系。
2.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科学、有效的二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学校和学院管理的责、权、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执行力。学校对学院的管理将逐步实现由过程管理为主转为以目标管理为主。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学院办学的活力。进一步规范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院议事、决策、执行、监督程序及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配套实施细则。
3.实施处级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问责功能
实施和完善《中国传媒大学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分类别、分年限(年度与任期)、定性与定量结合、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学校对中层干部实行任期评价与年度评价。每年年终进行年度检查与评价,全面认真地考核学院及职能部门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三年期满时全面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二级单位进行年度奖惩和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实施内部流程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后勤队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把是否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校园网服务升级。逐步在学校后勤、行政管理、学院等部门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积极开展管理干部和教师海外培训,提高学校国际化管理与教学水平。通过3-5年的努力,使学校的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5. 发挥教授、学术机构和有关组织的作用,推进管理科学化
进一步落实教授治学的思想,尊重学术自由,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中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制度,探索建设以学术为本位的新型高校治理结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坚持每年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统战部、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6. 完善资产和经费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按照岗位职责和性质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制度。经营性实体应与学校签订协议,年终向学校交纳费用。公共服务型部门应高质量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向学校交纳任何收入。半经济和服务部门应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制。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资产使用效益评估制度。逐步完善“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二级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学校负责全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并重点对资产使用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的效益评价。
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预算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有效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7. 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办公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力争多种渠道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创造条件,在保证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使教职工工资增长水平高于北京市高校平均工资年增长水平。不断提高教职工在学校工作的忠诚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全面做好离退休工作。
(八)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注重传承、传播、传媒;狠抓学科、学术、学风;促进创新、创建、创效益。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凝练“中传精神”,弘扬“传媒为我扬帆,我为传媒领航”的价值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持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育人功能,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独特作用。加强通识教育,开设校友和大师讲座,建设好传媒博物馆、传媒走廊,进一步把“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
2. 建设数字化校园
加强学校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推进无线网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公共平台,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的建设。
3.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延续项目
在“十二五”前期保质保量完成中蓝二期、图书馆和教学楼B栋三个建设项目,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条件。
4.定福庄第二小学校址置换建设项目
根据协议要求,加快工程进度,在“十二五”中期完成定福庄第二小学的搬迁和置换工作,为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和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利用腾出的定福庄二小部分原校址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包括游泳馆、学生活动空间、办公面积以及食堂等后勤面积。
6. 运动场改造项目
为彻底解决学校校园内交通拥挤、停车场地有限的难题,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改造南院运动场地,在运动场地下方建设大规模地下停车场和体育、文艺教学设施,拟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7.扩建校园项目
在新取得的两块建设用地上,建设新媒体科技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使之成为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在新校区开发中,以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产业为基础,整合网络、移动等新媒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打造中国传媒领域的智库聚集区和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社区,同时带动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在周边集聚。
(九)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努力把两级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加大中层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坚持师生为本、内涵发展、改革创新、提升水平的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作为学院和职能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把各项工作全部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岗位上积极争当标兵和表率。
利用传媒自身优势,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凝聚力,激励全校教职工为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奋斗。
加强在传媒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
3.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改革试点
“十二五”期间,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试点工作。依据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和动态调整的原则,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鼓励若干学院或部门自主进行改革试点工作。
(一)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人才质量提升项目
选择1-2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重点围绕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开展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真正做到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导师;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积极开展研讨式课堂教学,重视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学生素质,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二)产业发展改革试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及文化科技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贴近行业需求,实施科研成果转化试点项目。以高井创意园为平台,实行“放水养鱼”和“释放能量”的政策和原则,建立一整套产学研转化的科学流程和体系,积极引入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鼓励学校教师、学生、单位、部门和团队以不同形式参与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依据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资源配置,奖励做出贡献的部门、团队和个人。
(三)推进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国际化专业和课程项目
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和专业领域,选取1-2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建设。组织传播学、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进行申报。逐步建成若干具有传媒特色的国际专业和国际课程班,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和专业。
(四)现代化管理改革试点:资产使用和效益评估项目
完善资产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资产使用的效益评估制度。强化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服务功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正确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拟选择三类不同性质的机构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第四章 规划实施
《“十二五”发展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需调整的,必须进行充分论证。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贯彻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校、院(部、处、所、中心)两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
二、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
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提出各单位、各部门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三、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
充分尊重各单位、各部门的首创精神,鼓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师生为本、实施质量提升战略、现代化管理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体师生和校友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录: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文化传媒业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传媒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学校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在 “三步走”战略??“夯实基础、强根固本”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顺利完成了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优异成绩,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高层次人才工作有所进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零”的突破;科研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步伐加快,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党建达标验收获得优秀;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完善内部绩效管理,教职工待遇有所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逐步提升,学校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各种战略机遇,实施“二次创业”,开创新局面,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在国家战略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文化事业和传媒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一方面,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综合性大学通过资源整合介入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呈现出整体优势,并很快抢占制高点,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国际国内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促使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从文化领域来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学校办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推进学校“二次创业”、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距离“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文化传媒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学校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在传媒产业中发挥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凸显;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有待建立;学校新发展与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办学效益亟待提高;关系师生员工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有待加强。
第二章 总体战略与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内外文化传媒业的新变化,顺应学生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教职工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师生为本,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水平为核心,实施“二次创业”,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目标
(一)“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和学校“三步走”战略,“十二五”是“彰显优势、重点提升”的阶段。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着力解决上水平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在保持一批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一流水平的基础上,力争有若干学科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确保学校在国内传媒高教领域的引领地位。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文、工、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传媒、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重点
质量提升战略。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道路不动摇。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强调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师资力量为保障、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形成学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现代化管理战略。实施现代化管理战略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重点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三个层面的关系。我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集中与民主的关系。提升现代化重在提升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管理水平。学校的办学、管理等重大决策和行动要遵循大学教育规律,科学论证、慎重决策、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学校办学要更加程序化、精细化;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和管理要多吸收利益相关者参加,使之更符合民意和科学。
产业发展战略。学校要适应文化传媒业变革的多样性需求,校内科研单位和广大教师,尤其是专家学者要贴近行业需求,加强与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与文化传媒业政策、领域和重点需求相对接,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优势科研成果的转化,重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大学对业界的引领作用,努力使学校成为: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思想源、国际合作源。切实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力度,使之成为学校二次创业的强劲动力。
国际化办学战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效性,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教师、学生和办学条件的国际化程度。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水平。
三、工作方针:师生为本、内涵发展、改革创新、提升水平
师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在全校树立“一致谋发展、一心求质量、一切为学生”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问题。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永恒主题。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从注重数量发展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坚持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强化“理论、实践、管理”三个着力点,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结构,积极转变办学模式,坚持科研规模和质量并重,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内涵提升。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凸显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新问题。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注重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创造性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升水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综合实力和水平的较量,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任务。要凝聚人心和智慧,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凝练“中传精神”,强化“面向国际”、“面向终身”、“面向传媒应对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扩大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发展任务与举措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突出四大战略重点,努力完成九大发展任务,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一、发展任务
(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稳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9,8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提升到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200人,博士研究生800人。逐步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与规模,实现博士研究生逐年有所增加,全日制硕士生总规模基本稳定,逐步扩大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到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总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在校留学生教育规模逐年递增,到2015年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力争达到10%,其中,学历生比例逐年增加。
2.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全校上下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明显提高专业满意度、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重视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三转移”??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实现“三选择”??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导师。制订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尝试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在主流媒体就业的比例。
3. 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在专业设置、招生、师资和学分制等方面加快探索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办若干复合型本科专业;启动辅修/双学位培养机制,建立一年制辅修专业与辅修/双学位专业的稳定体系;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等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与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平台、基地和科技园区。
4.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力争新增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新增1-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整合学校资源,打破学院界限,合力打造学科专业。进一步完善全校通识教育大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探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施以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发挥兼职导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5.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评价、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增强管理的育人功能。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构建学校和院系领导、同行专家和学生等多主体参与、强调“教”与“学”的质量相统一、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监测系统和制度,突出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的考核、监测和统计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在做好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评估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力度,逐步开展课程评估,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优化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建设好“学校教学评价专家库”,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顺畅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机制,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分级分类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评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工作。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从招生、质量评价和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质量保障和改革创新。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招生。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把行业需求作为优化和评价培养过程的重要因素,探索“定单式”培养的途径。
6.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进一步整合学校优质资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努力打造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坚定价值立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植根本土”思维、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探索国家主流媒体单位参与招生复试选拔工作。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加大实用型外语教育教学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校外导师库和双班主任制。加大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国际传播事业输送高端人才。
7.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定成人函授、夜大、自考和网络大学的本专科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并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管理,积极争取政府和行业等方面的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在传媒、动漫、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为营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搭建“立交桥”,推进培训产业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1.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
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生态体系。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重新规划布局学位点,整合自主增列的二级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形成多样、互补的学科体系。
2.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以“211工程”为抓手,按照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的优先顺序,推进重点学科建设。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层次、有计划地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投入,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北京市重点学科为主体、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梯次完备、后续实力强劲的重点学科发展格局,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要争创世界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力争特色领域的领先水平,综合实力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争取数字媒体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力争新增5-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12-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1-2个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专业硕士学位点。
3. 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积极发展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所需要的基础学科,按照“基础学科入主流”的建设思路,加大相关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实现与优势学科的联动发展、与应用学科的相互渗透,在逐步进入本学科主流的同时,力争在某些方向上形成特色优势,以提升学校学科的整体实力。
4. 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加快发展动画学、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等新兴交叉学科,加强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平台建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调整,寻求在学科之间创建新的学科分支,大力扶持、培育和发展一批处于学科前沿或解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交叉、新兴学科。促进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尽快形成新的生长点,开创学科发展的新天地。
5.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施分类建设和管理,按照优势与特色学科、传统与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分类规划,建立学校统筹管理、学院组织实施和学科团队落实管理的三层管理机制,实施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模式。健全学科评估体系,重在考核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业绩。特别要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落实相关负责人的权责,以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管理考核力度。
(三)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的实力
1. 扩大科研规模与提升科研质量并重
实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上要寻求更大的增长。到“十二五”末,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力争突破2亿元。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260项。SSCI、CSSCI检索论文数量年均280篇, SCI、EI检索论文年均120篇。力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力争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2个;力争新增省部级研究基地1-2个。
2. 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
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和传媒业发展的重大前沿命题,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加强传媒领域新兴产业的研究。设立“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研究成果奖”,加快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占领理论制高点,多出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促进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全员科研意识,进一步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科研政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修订和完善一批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文件,充分发挥科研政策的激励作用。努力形成统筹兼顾、平衡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4. 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推进科研人才培育工作,切实加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长制度,实施“优秀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到“十二五”末,以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为主干,打造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整合各类科研人才,放大人才效应。依据学科分布特点,建立校级科研基地与各学院加强合作的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教师和课题组之间协同合作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积极探索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群体。
5. 提升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等优质国际科研资源,在发达国家建立5-10个境外培训和研究基地,开展4-5项国际性课题研究项目。以“引智111”平台获准立项为契机,引进、汇聚更多海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组建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举办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开展高层次、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能力
1. 实施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校合作计划
加强同国家部委、各级广电传媒机构的联系,调动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与部委、传媒机构的需求对接。争取教育部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和北京市共建中国传媒大学,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赢得政策和经费等资源支持。建立校院两级联系部委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寻找合作方向,落实合作内容,形成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联盟。每年发展两家省部级战略合作伙伴、三家地市级战略合作伙伴,每年开展五至十次公共决策咨询,以学校优势资源服务于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赢得国家和社会的更大支持。
2. 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能力提升工作
制定学校“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整套产学研转化的科学流程和体系,实现学校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重点办好高井创意园、通州科技园和苏州研究院。发挥产学研的协同效应,着力在文化创意和新媒体两个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创意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推广和产业开发提供造血功能。争取行业和地方的支持,探索新的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影视、动画等的制作能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节目制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格局。
3. 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搭建业界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已有的百余家教学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基地,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牵线搭桥,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工作搭建平台。
4. 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的作用
实施学校董事会改组与再运行计划。明确董事会的职能与定位,发挥董事会在学校决策、咨询和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力争董事单位对学校项目合作资金及捐赠资金有较大增长。建立董事会基金与教育基金的对接,充分发挥教育基金的职能。实施校友凝聚计划。在校友聚集的国内外地区建立校友组织,每年成立5个校友分会,建立校友网络工作平台,形成校友会工作的常态化机制,落实各校友会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建立校友回馈母校、参与母校建设的互动渠道,使校友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
5. 提升社会服务的品牌建设能力
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做好社会服务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既有成果的推广利用和转化水平,维护和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品牌。加强社会服务的人才队伍培养,注重人员梯队建设,动员、组织教职员工参与社会服务,建立校、院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衔接、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梯队,以基本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后勤队伍重在调整结构;行政管理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重在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任教师总数应达到120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0%以上(文法和理工类教师应达到60%,45岁以下教师70%以上应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在学缘结构上,校外完成硕士、博士教育或在校外完成其它学科学历教育的教师达到70%以上。
2.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并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重在激励的人才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格岗位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选拔优秀的原则。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在教师晋职中的比重,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建立既有统一规范管理,又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健全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工资,适当调整现有工资结构和水平。
3. 加强师德建设
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鼓励教师潜心于严谨治学和教书育人,帮助教师克服名利至上、学术浮躁的风气。不断完善教师参加业界实践和社会公益工作的量质结合的考核体系,将师德作为岗位聘任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坚决查处品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4.实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努力占领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制高点,继续引进和培养45人左右。其中,在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在第二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3-6人;在第三层次高层人才引进和培养达到20人左右。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总数有较大提升。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5-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
5.强化青年教师培养
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抓好学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启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加强与业界合作互动,继续实施和推进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项目。建立校院两级培养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年度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和科研团队,学校从经费上保障计划的落实和对优秀团队的奖励。
6.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提高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任教师比例。加大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外语硬性培训力度,逐步列入年度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每年招聘在国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当年招聘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0%以上;短期或长期从事教学或研究的外籍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10%。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与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等专项项目,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对口专业教师出国研修。每年选派10名教师到国外大学做一年左右的访问学者,加强对教师返校后访问学习成果的检查力度,扩大访学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六)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
1.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和领域。以“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为平台,与8-10所国际传媒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项目。每年举办1-2次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会议,加强孔子学院建设,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重点做好实质推进、实效检验和实惠索求,努力实现国际化办学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建立国际交流激励机制,调动院系和教师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发挥教授和学者的作用,进一步开拓与世界一流高校相关领域学者的合作。逐步扩大和提升学校科研成果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构架科学合理的国际交流网络,统筹协调国际交流的各方力量,促进信息交流的国际化。
2. 促进教师和学生流动的国际化
巩固已有国际交流品牌项目,拓展新的合作途径。建立国际交流资助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的力度;鼓励院系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参与科研,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去国外高水平大学讲学和从事学术研究。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重点扩大来自欧美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开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力争学生出国(境)交流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5%,比2010年翻一番。建立国际交换生项目激励机制,确保国际生交换项目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资源优势,提供资金支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促进学校师生的国际化流动。
3. 构建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从学校若干特色优势学科中选出一到两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集中精力建设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建成若干具有传媒特色的国际专业和国际课程班。充分利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国际教授工作室”、“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和“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等优质教学资源,系统推进学校国际化优质课程常态化共建,加强同国际传播业界的交流,提升“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影响力,加强全英文专业授课的国际硕士课程建设。
4.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充分利用国际优质传媒教育资源,以2010年国家恢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为契机,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积极组织申报1-2个学历教育性质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高校共同开设课程和开展职业培训项目,通过境外办学与培训,为教师创造获取境外教育经历的条件,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准
1.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遵循大学教育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师生为主体设计和规范现代大学制度。依法制定《中国传媒大学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传媒大学校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明晰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理顺党委为核心的政治领导权力与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权力的关系、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管理权力的关系、行政管理权力与民主管理权力的关系。
2.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科学、有效的二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学校和学院管理的责、权、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执行力。学校对学院的管理将逐步实现由过程管理为主转为以目标管理为主。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学院办学的活力。进一步规范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院议事、决策、执行、监督程序及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配套实施细则。
3.实施处级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问责功能
实施和完善《中国传媒大学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分类别、分年限(年度与任期)、定性与定量结合、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学校对中层干部实行任期评价与年度评价。每年年终进行年度检查与评价,全面认真地考核学院及职能部门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三年期满时全面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二级单位进行年度奖惩和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实施内部流程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后勤队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把是否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校园网服务升级。逐步在学校后勤、行政管理、学院等部门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积极开展管理干部和教师海外培训,提高学校国际化管理与教学水平。通过3-5年的努力,使学校的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5. 发挥教授、学术机构和有关组织的作用,推进管理科学化
进一步落实教授治学的思想,尊重学术自由,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中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制度,探索建设以学术为本位的新型高校治理结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坚持每年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统战部、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6. 完善资产和经费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按照岗位职责和性质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制度。经营性实体应与学校签订协议,年终向学校交纳费用。公共服务型部门应高质量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向学校交纳任何收入。半经济和服务部门应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制。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资产使用效益评估制度。逐步完善“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二级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学校负责全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并重点对资产使用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的效益评价。
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预算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有效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7. 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办公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力争多种渠道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创造条件,在保证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使教职工工资增长水平高于北京市高校平均工资年增长水平。不断提高教职工在学校工作的忠诚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全面做好离退休工作。
(八)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注重传承、传播、传媒;狠抓学科、学术、学风;促进创新、创建、创效益。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凝练“中传精神”,弘扬“传媒为我扬帆,我为传媒领航”的价值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持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育人功能,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独特作用。加强通识教育,开设校友和大师讲座,建设好传媒博物馆、传媒走廊,进一步把“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
2. 建设数字化校园
加强学校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推进无线网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公共平台,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的建设。
3.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延续项目
在“十二五”前期保质保量完成中蓝二期、图书馆和教学楼B栋三个建设项目,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条件。
4.定福庄第二小学校址置换建设项目
根据协议要求,加快工程进度,在“十二五”中期完成定福庄第二小学的搬迁和置换工作,为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和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利用腾出的定福庄二小部分原校址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包括游泳馆、学生活动空间、办公面积以及食堂等后勤面积。
6. 运动场改造项目
为彻底解决学校校园内交通拥挤、停车场地有限的难题,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改造南院运动场地,在运动场地下方建设大规模地下停车场和体育、文艺教学设施,拟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7.扩建校园项目
在新取得的两块建设用地上,建设新媒体科技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使之成为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在新校区开发中,以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产业为基础,整合网络、移动等新媒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打造中国传媒领域的智库聚集区和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社区,同时带动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在周边集聚。
(九)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努力把两级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加大中层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坚持师生为本、内涵发展、改革创新、提升水平的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作为学院和职能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把各项工作全部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岗位上积极争当标兵和表率。
利用传媒自身优势,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凝聚力,激励全校教职工为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奋斗。
加强在传媒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
3.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改革试点
“十二五”期间,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试点工作。依据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和动态调整的原则,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鼓励若干学院或部门自主进行改革试点工作。
(一)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人才质量提升项目
选择1-2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重点围绕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开展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真正做到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导师;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积极开展研讨式课堂教学,重视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学生素质,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二)产业发展改革试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及文化科技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贴近行业需求,实施科研成果转化试点项目。以高井创意园为平台,实行“放水养鱼”和“释放能量”的政策和原则,建立一整套产学研转化的科学流程和体系,积极引入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鼓励学校教师、学生、单位、部门和团队以不同形式参与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依据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资源配置,奖励做出贡献的部门、团队和个人。
(三)推进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国际化专业和课程项目
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和专业领域,选取1-2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建设。组织传播学、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进行申报。逐步建成若干具有传媒特色的国际专业和国际课程班,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和专业。
(四)现代化管理改革试点:资产使用和效益评估项目
完善资产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资产使用的效益评估制度。强化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服务功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正确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拟选择三类不同性质的机构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第四章 规划实施
《“十二五”发展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需调整的,必须进行充分论证。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贯彻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校、院(部、处、所、中心)两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
二、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
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提出各单位、各部门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三、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
充分尊重各单位、各部门的首创精神,鼓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师生为本、实施质量提升战略、现代化管理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体师生和校友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录: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